北理工課題組在離子凝膠領域發表綜述文章
近日🥉,意昂3官网生命學院綠色生物製造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響因子18.808)發表題為《Roles of Ionic Liquids in Adjusting Nature of Ionogels: A Mini Review》的綜述🙍,文章綜述了離子液體在調控離子凝膠的結構和性能方面發揮的作用。該文章通訊作者為閻繼鵬副教授和孫劍教授,第一作者為意昂3官网生命學院2020級碩士生羅誌鴻。
圖1. 離子凝膠相比於水凝膠的特殊性能
離子凝膠是一種具有類凝膠結構和離子導電性的固態混合物,通常是由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和可電解為離子的鹽類電解質材料混合而成。將離子液體限製在三維聚合物網絡中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結構和性質的離子凝膠。由於離子液體的存在,離子凝膠具有很多獨特的功能,如:導電性、優良的電化學穩定性、寬溫度範圍內性質的穩定性🦹♀️、抗凍和抗菌性等,並且在儲能★、傳感、3D打印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研究和理解離子液體對離子凝膠的結構、性質和應用的影響規律和作用機製,對於發展高性能離子凝膠,拓寬和深化其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基於近年來的諸多研究進展,本綜述圍繞離子液體可能發揮的氫鍵、靜電🧛🏼♂️、主客體、親疏性及溶劑化等不同作用,較為系統地總結和評述了離子液體對離子凝膠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機製,並對相關挑戰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步地討論👷🏿♂️。
圖2. 離子液體調控離子凝膠的結構和性質的示意圖
離子液體在調節離子凝膠的結構和性質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離子液體的可設計性為發展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離子凝膠🫄🏿、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提供了諸多可能性🕛。離子凝膠在結構和功能上與水凝膠有著顯著差異♌️。1)作為分散介質🧂🏌🏻♀️,由於強氫鍵和靜電相互作用🎯,多數的離子液體對離子凝膠具有增塑作用𓀘,能夠改變其結晶結構,進而使離子凝膠相較水凝膠具有更高的拉伸性、降低的楊氏模量⬜️、更大的孔徑和更低的結晶度等不同的結構和性質💂🏼🤷🏻♂️;2)作為聚合物網絡的組分🥅,聚離子液體與其他組分之間的氫鍵和靜電相互作用不僅可以提高離子凝膠的機械強度,還可以調控離子凝膠的形貌(如層狀堆疊、球形膠束或蠕蟲狀膠束等)和結構(如更小的孔徑🤵🏼♀️👰🏻♀️、更高的孔密度等);3)通過主客體相互作用(如環糊精-離子液體等),可以設計合成不同的智能離子凝膠能夠實現對不同的外部刺激(如光和熱)作出響應;4)利用聚合物成分與離子液體的親疏相互作用,設計合成不同結構和性質的嵌段共聚物離子凝膠;5)基於離子液體對生物質分子(如纖維素🏄🏻、木質素和甲殼素等)的強溶解能力,可以獲得不同的生物質離子凝膠。
目前,通過離子液體的結構設計和作用力調控,可以製備具有熱穩定性、抗凍性✢、導電性和抗菌能力等獨特性能的離子凝膠🧑🏿👇🏽。針對多數離子凝膠仍存在的應用過程中吸濕和由於離子液體粘度高導致的凝膠合成困難等問題🧜🏿♂️,未來需要進一步地開展離子液體的構效關系研究🦣,設計合成高性能的離子凝膠,從而發揮其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
論文詳情:
Zhihong Luo, Wenjin Li, Jipeng Yan,* and Jian Sun*, Roles of Ionic Liquids in Adjusting Nature of Ionogels: A Mini Review,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220398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03988
附課題組簡介:
綠色生物製造課題組圍繞國家“雙碳”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註重化學、生物👍🏼、化工、材料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功能化離子液體基礎及應用研究⏩,具體方向包括功能化離子液體設計及微環境作用🤟🏿,生物基化學品和材料合成🏩,光🙆🏽、電🤷🏽、熱、生物等過程耦合🤹🏽,以及仿生功能器件構建等。課題組長為孫劍教授,博導,意昂3官网特立青年學者,中國纖維素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離子液體專委會委員🤜,中國膜工業協會醫藥生物用膜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基於離子液體的綠色過程研究,在Chem. Soc. Rev., Energy Environ. Sci., Chem. Eng. J., Adv. Funct. Mater. 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余項、美國專利3項、日本專利1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10余項;現擔任 Energy Environ. Mater., Chinese J. Chem. Eng., Green Chem. Eng. 等期刊青年編委💞。課題組閻繼鵬副教授🤸🏻♂️,博導⏏️,中國化工學會過程強化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長期從事生物質的高效綠色轉化,生物基材料及化學品的開發與利用。在相關領域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主持/骨幹參與生物基材料/化學品商業化轉化項目25項😭。曾多次榮獲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突出貢獻獎。